市关工委抓住重要历史节点
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深入开展“两史”教育



图片来源:哈尔滨文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去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市关工委以这些历史节点契机,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两史”教育成果显著。在“两史”教育中,市关工委和各区、县(市)关工委都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青少年思想实际开展教育活动,并将这些教育活动归纳成十种教育形式:①学:学党史、国史;②讲:讲党史、国史,讲革命故事;③看:看革命题材电影,参观烈士馆、烈士陵园;④访:访问老英雄、老模范、老战士;⑤写:写革命题材征文、写回忆录;⑥唱:唱革命传统歌曲;⑦演:老少同台演革命传统节目;⑧赛: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⑨展: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⑩行:参加各种实践教育活动。据统计,2016年和今年上半年全市有28000多名“五老”参与这项活动,组织各种活动14000多次,有近70万青少年受到教育。
在“两史”教育中,市关工委还发挥“乡土教材”的教育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16年,市关工委结合纪念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活动,编写了《哈尔滨红色往事》一书。书中收集了40多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英烈的先进事迹,计20多万字,印发4000册,作为青少年“两史”教育的乡土教材,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今年,我们又继续编写了《哈尔滨红色往事》(续编),25万字,又印发4000册,受到广大“五老”和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哈尔滨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