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戏曲)的唯一存活体,葆有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世界三大爱情经典剧作之一《西厢记》(与《沙恭达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称),其舞台综合性发展到精淳的地步,其美学原则使之成为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得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因有戏曲而丰富、而完满、而骄傲。

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是全民的,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成为从宫廷到文苑到市井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戏曲。   在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悠久历史中,戏曲一直在孕育、变化和茁长。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后期,戏曲活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方式,戏曲成为当时极其繁盛的士大夫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集中代表,它因此也成为社会民众最为倾心与瞩目的艺术样式。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是全民的,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成为从宫廷到文苑到市井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戏曲。戏曲因此在它的肌体中挟带了中国文化的众量因子,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戏曲。[详细]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和民族创造智慧的重要源泉。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许多显赫一时、喧嚣一时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归于沉寂,惟有文化,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长留世间。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凭证,也是一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牢固根基。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它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继承,关系到民族文化传统的赓续和民族身份的记忆,保护传承这份遗产是中华儿女的职责。我们只有将戏曲艺术与中国历史、社会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高度,才会对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产生应有的认识。

中华戏曲是世界艺术遗产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财富。文化艺术固然有其经济方面的意义,但从本质上说其核心价值从来在于精神层面。一个民族,只有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戏曲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详细]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我国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戏剧类以92项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数量榜首。在此之前,根据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的《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我国现存剧种已仅剩267个,短短60年间便消失了近百个剧种。十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当代戏曲创新应以继承为根基   戏剧传承 说到底是人的传承

中国的传统戏剧——戏曲,素来都是以“人”为核心,不论是在戏曲演出中,演员通过唱、念、做、打富于美感地展示自身对于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刻画、心理状态的描摹与外现的表演艺术,还是师徒传承的技艺延续方式,都充分体现着戏曲将人体自身的能量作为戏剧最本质的表现手段,及其对演员身体表现性的重视和张扬。艺靠人传,戏曲艺人用自己的生命把中国戏曲的火种传承了下来。戏曲的实体也正是借助着一代代戏曲演员精湛的表演、传承与创造,才得以穿越时光不断重现。人在曲传、人散曲终,对传统戏剧的保护和研究,显然还远远不够。 [详细]

  “戏剧传承,说到底是人的传承。这里面既包括演员的传承,也有观众的传承。就演员而言,要形成阶梯式的人才队伍,老中青三代结合,才能适应观众的不同需求。就观众而言,我们尤其要注重年轻观众的培养,不能总是黑头发演给白头发看。对没看过苏剧的年轻观众而言,他们刚开始可能只是看看扮相、听听嗓音,但入门之后,他们慢慢就会懂得品味,能看出一部戏的好坏。这就需要我们能跟上时代,通过网络、微博等新形式进行推介,多创造让年轻人接触苏剧的机会,培养新一代受众群。”[详细]
传承人是传统戏剧保护的核心   戏曲事业谁来坚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流动的,而不是僵死的、凝固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传承和延续,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有形可依,有据可查,而是像彩云一般,飘忽不定。在一些领域,如戏曲等民间艺术,往往因传承人的逝世而消亡。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其传承和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所谓“人在艺在,人死艺亡”,就是这个道理。   

传承人在传统戏剧保护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777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戏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就有304名。其中既有昆曲、京剧、秦腔、豫剧、评剧、越剧这样影响广泛的大剧种的传承人,也有花鼓、花灯、秧歌、道情这样一些地域性的民间小戏的传承人,还有藏剧、白剧、傣剧、侗剧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传承人。 [详细]

 

余青峰申述自己执著坚守的理由是:热爱戏曲艺术,为戏曲的魅力所折服。戏曲编剧越来越少,日益冷清的戏曲事业谁来承继和坚守?他坚信,戏曲的危机是危中有机。传统文化能代代相传,总有其独特神韵,在经历一阵低潮后势必反弹,重新焕发光彩。

戏曲理论家顾天高说,戏剧的确已走向低谷。他说自己特别喜欢余青峰写徐文长的《青藤狂歌》,特殊人才的成长需要宽松的环境,徐文长就是因为环境不宽松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余青峰还只有30多岁,正处在创作的旺盛期、爆发期,又处在杭州这样一个很好的环境里,应再接再厉,写出更多好作品来。

杭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建一在《大道行吟》序言中说:“在当今纷繁熙攘的世界里,仍然有像余青峰这样的优秀青年剧作家在坚守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守望着自己心田的乐园,这是中国戏剧发展的希望所在。”[详细]

picture

"游园惊梦"昆曲会所在苏州诞生

人们在“游园惊梦”苏州昆曲... more link

picture

松阳高腔:“戏曲活化石”瑰宝

目前这样的境况如不尽快改... more link

picture

浙江:三年抢救濒危剧种

青黄不接,传承人少;看戏的... more link

picture

保护川剧艺术:为了那一瞬的浪漫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 more link

picture

“天下唯一团”曾静萍:坚守梨园

曾静萍是演梨园戏的,她在台下... more link

2012年12月8日,浙江省温岭市筹办的2012年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在当地开幕。本届文博会参展的220个摊位中,戏曲类摊位达到57个。一个地级市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戏曲院团参会,得益于当地红火的戏曲市场。据了解,当地每年的戏曲演出场次近万场。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中国,传统戏曲如何寻求自身发展道路,在文化市场中做大做强?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

谁说戏曲没有市场? 剧团怎样找市场? 剧目创新, 真的是一剂灵丹妙药?

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小陈喜欢京剧已经15年了,在他的影响下,几个同学都成了戏迷。“之前拉同学们去看戏,根本没人搭理我。但真正接触过一两次之后,大家对这项传统艺术还是很认可的。现在但凡有好戏在北京演出,我们就去看。”小陈说,“我相信戏曲的潜在观众不在少数,只是目前大家接触的机会还太少。” [详细]

近年来,我国国有文艺院团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大大小小的院团正挣脱体制藩篱,勇敢搏击市场。

然而对于很多地方院团来说,当地也许并不具备像浙江温岭那样的文化环境优势。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很多剧团选择了“先求巩固,再谋发展”的稳健型战略。[详细]

围绕“剧目创新”这个话题,近年来业界的讨论不断。有学者认为戏曲市场在今天之所以不红火,是因为其一味“孤芳自赏”不肯创新,不肯放下架子去迎合市场。还有人则表示,戏曲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原汁原味”,一味地改编创新会伤害传统艺术。记者为此展开调查。

“谁说年轻人只喜欢新戏?[详细]

昆曲《牡丹亭》

近年来备受观众追捧

小百花越剧团

下基层为群众表演

秦腔《西京故事》

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

下乡演出现场

 

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一帆介绍,该校从2007年起就开设了“国剧艺术大观”公选课,原本每学期选课人数限制在100人,但因报名人数过多,今年已扩大到120人。至今“大观”已为上千名青年学子普及了传统戏曲知识。“进入这个课堂的学生大多数之前对戏曲艺术没有任何体验。但离开这个课堂时,他们都成了传统戏曲的爱好者。”张一帆表示。目前,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开设传统戏曲选修课的高校不在少数。国家大剧院自2008年正式运营以来,也一直在组织举办“经典艺术讲堂”这类公众艺术普及活动,参与最多的就是青年人。

“为什么最近几年青年观众越来越多?因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了。这可以看做是一个市场修复的过程。”傅谨说,“青年观众是未来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以高校、行业协会等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在宣传教育和观众培养上应该起到更多作用。”刘文峰指出。

在惠民“低价票”演出上,不少院团希望政府给予更多扶持。董利森表示,陕西戏研院一直想进一步增加低价票的数量,但因资金短缺而有所限制。钱丽丽也认为,如果上海每年的政府补贴惠民演出能再增加一倍,达到48场,那么戏曲的影响力势必进一步扩大。“当前戏曲市场的成功不应该用赚多少利润来衡量,而是应该用卖出去了多少票来衡量。只有先用低价手段占领了市场,才能再谈怎样发展成熟市场。”钱丽丽这样说。

对于戏曲的扶持,傅谨认为要在资金投入方式上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实现从重视戏曲创作到扶持戏曲演出的转变,二是增加“群众去得起”的小剧场建设数量。“演出场次多了,低门槛的剧场多了,戏曲作品才会越来越丰富。” 傅谨说。

国家京剧院五年百余场演出 京剧进高校觅知音   北京苏州等地推进"昆曲传承计划":让昆曲化作生活中的诗
以京剧为代表的高雅艺术进高校,给学生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此,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袁雅琴说:“近年来所实施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今日校园文化建设上带来难以估量的动力和影响。国家京剧院的现场演出,很多大学生还是第一次看到,传统艺术和现代时尚有机对接,引发了学生对于文化的很多思考。”[详细]   2009年12月8日,111岁的北京大学再次为600多岁的昆曲打开一扇传承的大门。由白先勇与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叶朗共同发起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启动。计划希望用5年的时间,从“学研”“新知”“推鉴”三方面入手,通过在北京大学开设可以选修学分的昆曲课程、举办昆曲表演传习工作坊、组织昆曲剧目展演、建设昆曲数字艺术档案等活动形式,推动昆曲艺术的研究、昆曲剧目的整理、昆曲演出的推广和昆曲观众的培养,为昆曲输入新鲜血液。[详细]
让京剧听得懂、学得会、传得开   昆曲《牡丹亭》能否传唱校园

“为孙儿庆生辰满心欢畅,百岁人喜的是四代同堂。似这等花团锦簇杨门少见……”12月6日,在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的长虹京剧团排练厅内,50多岁的刘凤桐把《杨门女将》选段唱得有板有眼,80多岁的陈玉才将铜锣敲得锵锵作响,这样的排练,长虹京剧团已坚持了五十余载。   

在享有“梨园之乡”美称的丰台,活跃着60支业余戏曲团队,京剧团是其中的主力。未来,这个位于北京西南的城区将依托戏曲资源荟萃的优势,打造中国戏曲文化中心,将京剧变成一门听得懂、学得会、传得开的艺术。 [详细]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4月7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响起经典的昆曲唱段,这是由北京高校学生排演的校园版《牡丹亭》首次公开演出。舞台上,尽管有些学生演员的手臂在瑟瑟发抖,唱腔少了几分圆润,一举一动也略带生涩,但这些没有任何戏曲表演基础的年轻人依然赢得了尊重,场内,喝彩声不时响起,演出结束,观众席中的白先勇带头鼓掌。

“昆曲非常难,念、唱、做、打都不是一学就会的,他们悟性很高,能够到这个地步很不容易,多少出乎我的意料。”校园版《牡丹亭》总顾问、台湾作家白先勇说。 [详细]

关注现实 关注普通观众:“没想到秦腔这么好看!”   戏曲小剧种复兴需要更多好戏 打造本地文化精品

6月26日至7月4日,一部秦腔戏在北京大学生和戏曲观众中引起了追捧和议论,这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参加教育部“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剧目进校园”和文化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活动带来的《西京故事》。

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的3场演出,涌入了北京26所高校的近5000名学生,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演员精彩的表演拉近了九○后观众与古老秦腔的距离,座位上、过道上都坐满站满了人。谢幕时,学子们噙泪鼓掌、驻足不去,北京城市大学的石凌开向演员送上鲜花,她说:“这个戏让我学会了勇于承担”。走出剧场,青年学子们还在感动着、议论着,他们说:“没想到秦腔这么好看!”[详细]

 

芗剧、赣剧、汉剧、湘剧、琼剧、滇剧、婺剧、淮剧、锡剧、苏剧……这些平常难得一见的戏曲剧种荟萃在同一个舞台,这个舞台就是正在江苏苏州进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27个剧种创历届戏剧节之最,曾经被认为日益减少的戏曲剧种是否在慢慢恢复?戏曲小剧种的生存状况是否有所好转?

具备“评弹语言美、昆曲表演美、吴歌曲调美”的苏剧有着300年历史,与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而现在苏剧却没有专门的剧团,在苏剧《柳如是》之前,10多年都没有新创过大戏。 《柳如是》以苏州市锡剧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文化部文华奖得主王芳主演,历时4年、经18稿修改精心打造而成,被视为苏剧复兴之作,此次在戏剧节亮相,引来苏剧戏迷争相观看。[详细]

 
寻求京剧和电影的“崭新融合”   拍京剧电影遭“导演荒”:懂戏曲的导演太少

1918年,杨小楼、尚小云排演《楚汉争》。剧本后经压缩,由京剧名家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更名《霸王别姬》,于1922年首演,轰动一时,成为梅派代表剧目。1955年,年逾六旬的梅兰芳又主演了同名京剧彩色电影,将虞姬至情至性的动人形象定格于银幕上,成为菊坛经典。

半个多世纪过去,面对日臻成熟的电影技术,这一京剧舞台上的传统经典大戏,又将迎来怎样的新生机?记者日前获悉,京剧《霸王别姬》将首次以全本的形式登上大银幕,由今年73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正值盛年的“梅派青衣”史依弘领衔主演。目前,全剧分镜头剧本已完成,将于今年7月3日开机,预计今年10月首映。

“原汁原味地再现这一传统经典,定格优秀艺术家的最佳风采,努力呈现不负观众期望的全新经典” ——陈东

京剧《霸王别姬》是一出经典传统名剧,也称《九里山》《楚汉争》,取材于《史记·项羽本纪》《西汉演义》和明代沈采《千金记》,故事讲述秦末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约定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后,韩信诈降楚军诱项羽伐汉,最后于九里山会战,项羽败走乌江的故事。 [详细]

 

经过近两年的共同努力,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进展顺利。由国家京剧院排演、中影集团拍摄的《龙凤呈祥》和上海京剧院排演、上影集团拍摄的《霸王别姬》两部电影已杀青,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计今年年底可在全国上映。不过,有关人士表示,在拍摄京剧电影的过程中,遭遇了“导演荒”。

据悉,除了《龙凤呈祥》和《霸王别姬》两部电影已杀青、预计今年年底可在全国上映外,又有《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部京剧经典传统大戏近日完成了剧本论证,组成了强强联合演出阵容,并定于11月上中旬公演,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进行全国现场直播,听取广大观众意见。

10月16日,有关人士表示,在京剧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遭遇了“导演荒”,“懂戏曲的电影导演太少了,很多电影导演导的戏既不像京剧,又不像电影,不得已,我们此次请出的老导演有的已经70多岁了,希望通过这个工程,中国也能培养出热爱京剧,能够将国粹与电影艺术结合在一起的青年导演人才,这样才有利于京剧艺术的传承”。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也带动了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使中国舞台艺术走出去的道路越来越顺。但在中国艺术家们集体亮相国际舞台和港澳台等地的同时,人们也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中国舞台艺术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同。
新编历史剧《赤壁》巡演 欧洲三国为京剧而“狂”

6月29日至7月10日,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剧《赤壁》远赴欧洲,在奥地利维也纳、匈牙利布达佩斯、捷克布拉格进行了巡回演出。这是《赤壁》在4年内上演11轮近60场、创下观众10余万人次的演出纪录后的又一突破。

在国家大剧院20余部自制剧目中,《赤壁》是“返场率”最高的一部“院藏经典剧目”。该剧在把握京剧艺术精髓的同时大胆创新,巧妙融入现代审美诉求,尤其在视觉呈现与舞美布景方面创意迭出。[详细]

中国元素频现世界舞台 不能只为海外镀层金 打造中国风格的精品力作

9月,中国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王府井》赴台湾地区开展巡演之旅,从台北到高雄,虽有台风“天兔”前来“搅局”,也挡不住《王府井》的场场爆满,甚至一票难求。不仅普通观众反应热烈,更有诸多台湾知名艺术家与文人学者前来观看。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评价道:“大部分台湾地区观众对王府井并不了解,只知道是繁华的商业街。但在话剧《王府井》中,我们看到了这条长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变迁,这种表达非常有意思。 [详细]

中国舞台艺术积极走出去值得鼓励,但深究现状,并不能全盘乐观。国外对中国舞台艺术的认知大多还局限于京剧、杂技、功夫等多为技巧性展示的艺术形式中,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则了解不深。多数演出只在华人华侨圈有市场,且赠票不少。走出去也只能算沾了些外国的尘土,与真正的交流和接纳尚存在一定距离。前不久,媒体又爆出,今年已有一百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详细]

如何继续推动中国舞台艺术真正走出去?如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真正有成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理念?关渤强调,国内观众不喜欢的作品也很难得到外国观众的认可,可见能够走出去的必须是中国舞台艺术中的精品。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艺术创作机制、经营理念、技术和效率等还有待提高,这些因素对于我们能否持续、常态化地保持较高的艺术创作水准和能力都非常关键。 [详细]

中国戏曲 不能在翻译中自我迷失

中国戏曲走出国门,首先就会遇上外语翻译的问题。20世纪是西方人的世纪,“戏曲”一词翻译成英文就成了“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京剧被译成“Beijing opera”,依此类推,各地方戏如豫剧被译成“Henan opera”,越剧就是“Yue opera”。尽管中国戏曲是独具中国风格和魅力的综合艺术,唱、念、做、打的舞台呈现并不等同于西方的歌剧,但为了便于西方人的理解和接受,如此翻译也无可厚非。这就如同当年介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把汤显祖说成是东方的莎士比亚一样,是以西方表达为依据。

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产生过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洪昇、孔尚任等戏曲大家和《窦娥冤》、《赵氏孤儿》、《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传世佳作,像《窦娥冤》、《赵氏孤儿》早在17世纪就已流传国外,影响深远。同时,也产生了以李渔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戏曲理论家,“立主脑”、“密针线”、“肖角色”、“正音律”、“结构第一”、“修容”、“习技”等,有一套中国式的戏曲理论和术语。但是,随着上世纪初西方戏剧进入中国,“新剧”如话剧等主导了中国戏剧舞台的话语权,苏联斯坦尼体系也“独领风骚”,传统戏曲成为了“旧剧”,遭遇过盲目地批判和改造的厄运,中国传统戏曲理论也基本被西方戏剧术语取而代之。这正如戏剧学者孙惠柱在《中国戏曲与现代文化》一文中所说:“然而,伴随着易卜生式的话剧而来的西方理论却主宰了戏剧界的话语权,把我们自己的国粹推到了边缘上——差一点就要推出去了。”[详细]

                    
近期,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出席中国影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时说,广大电影工作者要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交融碰撞,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和复制的重要价值,同时也面临被边缘、取代、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中国电影人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对中华文化要有高度的自觉和自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割断文化血脉,缺少深厚滋养,没有民族特性,电影创作就会迷失方向。要尊重传统、珍视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电影精品,让中华文化基因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哈尔滨文明网制作